“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济宁退役军人风采系列宣传(三十一)

发布日期:2023-09-03 15:15
浏览次数:

狂风暴雨,他们在疏通道路排水,华灯初上,他们在抽查餐饮油烟,夜深人静,他们在拦查渣土卡车......城管工作者是我们生活的守护人,是我们城市的守护人,“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为您讲述退役军人在城管工作岗位默默奉献的故事。

01胡传朋

胡传朋,中共党员,2000年12月入伍,2017年12月分配至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自转业以来,胡传朋同志一直在执法监察四大队城管执法一线工作。胡传朋同志热爱学习,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戎装虽脱,军魂不改

胡传朋同志离开军队后,始终将敢打硬仗、勇挑重担的信念记在心间,保持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军人本色,在城管执法一线工作继续发光发热。

一开始参加城管执法工作,胡传朋同志有很多不适应,但从零基础开始,一步一个脚印,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加强业务学习,顺利通过执法资格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执法人员。而在面对并不擅长的党建工作时,胡传朋同志也敢啃硬骨头、敢担重责,主动承担起大队内勤的工作,为大队规范化建设做出贡献。

履职尽责,争当先锋

胡传朋同志年轻,身体素质好,工作中他都是冲锋在前,无论是清理违规停放的非机动车还是拆除破损门头牌匾户外广告亦或是防汛一线,他都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凡是涉及到城管工作他都想在前面、冲在前面、干在前面。他的妻子抱怨说:“他退伍后本以为他能够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家里,但没想到和没退伍时一样,家里一点也指望不上他。”他自己常说,家中是小事,工作是大局,我是军人,急活累活我不上谁上。他用自己的行动,把转业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优良作风镌刻在城管人的行风字典里。

为民解忧,不辞辛苦

市容管理中有各种琐碎、重复性的工作,长期工作下来很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胡传朋同志却能够始终面带微笑地为群众解决各种问题。他坚持柔性执法、人性执法,不断探索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的最大公约数,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2019年6月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胡传朋同志被济宁市城市管理局评为“2018年度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个人”。

心系集体,敢于奉献

胡传朋同志集体意识强,大局观念重。他常说:“我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我往哪里搬”,他不仅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也积极参与市局、支队组织的各项活动,并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19年参加合唱团,2020年在市局、支队大型活动中担当旗手,2020年6月份支队举办的“不忘初心担使命,执法一线争先锋”演讲比赛中获得优秀奖。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胡传朋同志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更是千千万万退役军人的缩影,他们牢记“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将汗水奉献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02杨卫国

杨卫国,中共党员,现任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执法监察八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兼任任城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1999年12月入伍,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1796部队服役,曾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优秀士兵、嘉奖多次,2014年被陆航学院评为子夏山十大强军先锋,同年被评为忠诚一兵等荣誉。2016年部队转业安置到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工作,多年来扎根基层一线,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始终保持着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服务的军人本色,在城市管理战线上发光发热。2017、2018、2019、2022四个年度被市局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9年因工作突出被市局嘉奖。

退伍不落伍,永葆军人本色。从部队到地方,面对新的岗位,新的职责毫无头绪,站在人生的转折路口,杨卫国深知,虽然已经退伍,但绝不能落伍,只有更加刻苦的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和综合能力,才能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新的岗位。因此,他积极参加大队组织的政治教育和理论学习,认真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并对照不足找差距,不断加强自我修养,严格落实廉洁自律准则,做到入脑入心。转业后,虽然舞台虽不同,但本色永不改。他一直战斗在城市管理第一线,始终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人生“新战场”上续写了不平凡的华章。

汗水砺精兵,发扬铁军精神。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杨卫国坚持深入开展网格化徒步巡查,对各路段过时的指示牌及各类违规墙体广告牌逐一摸底,积极动员产权人或者自行依法拆除。加强与商户业主沟通、协调,积极引导商户主动参与城市管理,共同营造窗明几净、卫生整洁的市容环境。  

舍小家顾大家,诠释军人内涵。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杨卫国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主动请缨,作为支队第一批抗疫先锋队成员第一时间下沉社区,风雨无阻,日夜连轴转,坚决把控通道,并为社区居民运送食物和水,保障了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2022年9月初,我市新冠疫情面临严峻考验时,再次响应市局、支队号召,冲锋在前,在恒大名都小区连续奋战15天,因天气炎热,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全身如水洗一般,饿了也只是坐在草坪边简单吃上几口。两次抗疫正值春节和中秋佳节,杨卫国同志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当万家灯火庆团圆之时,他坚守在抗疫一线,因为责任没办法和家人团聚,只能在休息期间和妻儿打个视频电话。他还在视频中和家人打趣地说道,“天涯共此时,咱们这一家子这样也算是团圆了。”

换装不换心,赓续军民鱼水情。“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一面。”杨卫国是一名复转军人,也是加强军民鱼水情,密切与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动实践者。他始终把群众放在首位,以服务广大群众为核心,不断提高服务态度、完善服务内容,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服务能力,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2017年5月24日,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一名老人昏厥倒地,于是立刻将老人架上其电动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连人带车一并推进了附近市第一人民医院,直到老人病情稳定,才默默转身离开。2019年7月17日,巡查过程中发现一位步伐蹒跚的老太太被淋在大雨中,于是立即下车把老人扶到车内,随后开车送老人回家。2023年4月23日,巡查时发现一位老人满身血污躺在非机动车道上,现场情况非常危险,于是立即拨打120并联系家属,同时协调热心群众一起用雨伞挡雨并疏导周边交通秩序,随后协助120将伤者抬上救护车。

学习雷锋精神,争做公益标兵。“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他是雷锋精神的践行者。杨卫国长期坚持参与无偿献血、义务植树等公益性志愿活动,深刻彰显出退役军人的先锋作用、城管干部奉献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带动身边同事服务公益。“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杨卫国从给小区打扫卫生这样的身边小事着手,一点一滴奉献着自己,也影响着身边人,让公益理念在城管执法大队生根发芽。

克己奉公,秉持军队光荣传统。“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每当看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曝光的典型案例,杨卫国同志总是不禁感叹!在工作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以廉律身,保持公仆本色,即使退役,也时刻以军人的要求严于律己,能够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做事。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纪律挺在前头,不触底线,不碰高压线。无论何时,时刻自觉秉持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在人生不同阶段和岗位上建功立业。杨卫国说:“转业不转志,无论身份如何改变,不变的是为民服务的意志和宗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