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济宁退役军人风采系列宣传(三十三 )

发布日期:2023-09-15 16:38
浏览次数:

狂风暴雨,他们在疏通道路排水,华灯初上,他们在抽查餐饮油烟,夜深人静,他们在拦查渣土卡车......城管工作者是我们生活的守护人,是我们城市的守护人,“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为您讲述退役军人在城管工作岗位默默奉献的故事。

05毛燕

永葆本色 续写荣光       

毛燕,中共党员,2013年转业,现为济宁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三大队女子中队中队长。服役期间立过二等功、三等功等荣誉,多次获得个人嘉奖。同时作为前八一解放军女子足球队队长,她荣获了“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多次被评为最佳运动员、最佳射手,并带领队伍取得全国女子锦标赛冠军的成绩。

转业以来,毛燕先后获得个人城市管理服务标兵、个人“三八红旗手”、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她带领女子中队以品牌促发展,推进党建品牌和女子中队品牌建设,中队被授予“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礼让斑马线”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并多次获得市局“先进中队”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党员,她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廉洁自律,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曾多次获得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榜样形象

退伍不褪色,对于毛燕而言,从军人到城管队员,改变只是就业领域和岗位,不变的是自己要用一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她始终以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保持军人本色。

她带领女子中队每天坚持高峰岗、护学岗,通过徒步与机动车巡查相结合,充分发挥女队员柔性执法优势,文明宣传,维护人民公园、市委市政府周边区域、附中红星校区、任城机关幼儿园等周边的市容环境秩序,树立良好城管队伍形象。为了拓展执法工作思路,创新执法工作方法,她带领队员定期开展执法进社区、学校、公园等活动,加强同市民群众沟通联系,并组织座谈交流会,邀请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倾听群众意见、呼声,借助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管理,动员一切可动员力量,提高执法工作效率。在创城期间,为了加强“精细化”执法,每天在分管辖区内,步行多个来回,每趟下来,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皮肤晒黑了,腿脚走肿;开展弘扬雷锋精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她带领队员走上街头、公园,向市民发放宣传资料,号召市民群众学习发扬雷锋精神;打造“处处整洁有序、人人彬彬有礼”的城市环境,在小学门口进行噪音污染宣传,发放宣传页,号召市民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带领队员们深入社区开展“城管进社区,民意吾来听”活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及时解决的不等不靠,及时解决;对人民公园的管理中,联合公园管理者双管齐下,采取依法处罚等措施,并加强宣传,发挥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和亲和力,以真诚来化解矛盾,用行动感化执法相对人和市民群众,为群众创造了洁净的良好环境,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毛燕用自身的行动,更好的诠释了人性化执法、和谐执法,真正地把“公正文明、执法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实处。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城市管理工作点多面广,业务量大,时加班加点都是再正常不过了。毛燕总是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孕期,她坚持上岗,工伤期间,她忍着疼痛巡查,孩子生病发烧她也没有请过假。早、中、晚高峰时段,她带领女子中队队员,走上街头,做文明礼让斑马线活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向过往的群众宣传文明交通的重要性,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引导车辆礼让行人、引导行人有序通过斑马线、引导行人向主动礼让的机动车点赞,赢得了市民群众的普遍称赞和一致好评。夏季暴雨面对城区积水,她带领队员毫不犹豫的下车徒手清理道路上堵塞的井篦子,疏通管道,只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路遇疾病发作的老人,热心助力老人脱离险情;看到驾车失控受伤的群众,她毅然决然出手相助。帮助外地老人指路、救助走失的孩子与家人团聚……2022年,她共服务、救助市民群众十余次,用自身的行动,诠释执法为民理念。

益路同行,用公益爱心传递正能量

工作之余,她还热心公益,通过义务植树,义务献血等丰富的活动,培养自己健康向上的生活热情;她带领队员与唐口镇姜庙村贫困村民结成了一对一帮扶,经常利用节假日时间到贫困户中走访慰问,送去帮扶物资大米50袋、油50桶;她冒着瑟瑟秋雨前往梁山县馆驿镇两所小学,深入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为县区数十名贫困儿童送去了铅笔盒、书包等文具,为他们献上一份温暖与爱心;她心系土城社区互助养老院的老人们,每逢春节、重阳节,都会主动去给老人们送上节日祝福和慰问品,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谈心,让老人过了一个安乐祥和的节日;她带领队员开展“爱心妈妈”等扶贫助残慈善行动,走访关心关爱贫困、孤残儿童,用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的资金,购买食物及生活用品,送给孩子们,并与孩子们手拉手互动,通过唱歌、跳舞、做游戏,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

脱下军装换蓝装,从军人到城管执法队员,毛燕同志始终铭记“执法为民、以城为家”服务宗旨,将服务融于执法之中,不忘初心,一路前行,用爱心温暖他人,传递人间真情,实现自我价值。

06 周 浩

周浩,中共党员,服役期间曾连续多年被评选为优秀士兵,优秀义务兵,优秀士官,先后获得旅嘉奖,后装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17年退伍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退役大学生士兵身份考入济宁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并先后多次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下沉干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线对口防疫志愿服务。

学党务、精业务,以本领立身,冲劲不减

回到地方后,为尽快适应新岗位新工作,周浩发扬新兵精神,把个人能力提升作为首要任务,在积极融入身边同事的同时,学习领导同事工作思路和经验方法。不拘泥于手头工作,主动涉猎所在大队各类业务,培养自身一专多能业务能力。较好的完成了所在大队承担的建设工程批后监管,建筑围挡整治、公益广告设置、渣土运输、建筑垃圾和施工噪音扰民等各项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不断钻研各种类型案件,提升个人执法办案水平。2020年,在济宁城市管理系统组织的现场模拟执法办案比武活动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

主动学习基层支部党务工作知识,在完成好日常业务工作的同时,主动承担大队支部党建经常性、具体性工作的任务,为所在支部规范化建设积极作为,在面对难点工作时,始终坚持给任务就是给能力,给任务就是给素质,给任务就是给机会的工作理念,坚持完成好上级交办的每一项任务。其所在支部于2023年2月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同时作为支队规范化建设支部,多次在支队及本系统内开展示范交流学习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监察工作标准,准确把握各项目建设施工时间节点,实时发现解决问题,周浩利用大队在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内设置的派驻监察点,积极靠前服务,现场办公,提前介入,以管免罚,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噪声扰民、渣土抛撒等违法现象。在处理群众反映问题过程中,不畏困难,用心沟通,用时间和真诚有效化解了建设工程项目同周边群众的各类矛盾纠纷。

亮党员身份,不忘军人本色,哨位永远在心中

2022年9月,在决战决胜新冠病毒前夕,为守住新冠疫情三年以来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为广大人民群众站好最后一班岗。在9月2日晚接到通知后,周浩迅速随队集合进驻恒大名都社区,按照工作区域划分,主动承担起两栋高层居民楼,三个单元,共297户社区居民的对口疫情防控工作。在连续近半个月内,克服高温,蚊虫叮咬等不利因素,始终坚持24小时在岗在位,吃住在小区单元门前。

为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将个人联系电话,通过打印张贴等方式向包保单元内居民公布,不分时段随时接听,迅速协助处置急性重症患者就医用药、产妇生产等突发事件,积极回应居民诉求。社区转为高风险后,在每日完成好夜间值守的同时,于次日凌晨配合医护人员开展入户核酸检测工作,随后配合环卫人员对社区垃圾进行转运,对垃圾桶、楼道等物品场所进行消杀。

面对疫情防控社区流动人口多,存在密接次密接,疫情传播风险高,任务紧急,妻子即将临盆等客观因素。凭借2020年参与一线防疫工作经验与党性责任担当,义无反顾要求参加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投身抗疫工作。2022年9月8日早上,在接到家里电话,得知妻子已经生产后。仅仅通过手机视频连线方式与妻子和刚出生的孩子见了个面,随即又投入到紧张繁忙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周浩在平凡的岗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担当与责任,展示了一名退伍军人的风采与素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