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济宁退役军人风采系列宣传(二十七)
发布日期:2023-08-04 16:15
浏览次数:
他们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在深深的地层开采光和热,“君问薪火何处来,且看工人满面尘。”他们是普通的煤矿工人,但是他们身上有不一样的军人风采,义无反顾的在矿井中贡献着青春,贡献着爱。“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为您讲述退役军人在煤矿的奋斗故事。 07 李 宁 退伍不褪色 平凡的坚守 李宁,中共党员,1986年11月入伍,1990年1月退伍,目前,在金桥煤矿机电修理厂从事机电维修工作。 虽然他的工作岗位很平凡,但在日常的工作中他始终保持着一名军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不惧艰辛的优良作风,用自己的执着与坚守充分践行着“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 扎身煤海,在千米井下演绎不平凡 1986年,李宁踏入武警河南总队某中队,十人挤一通铺,每日不过九毛钱的伙食费,还有日复一日的高强度训练,然而正是这些,磨练出了他那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坚韧品质。2006年1月,他踏上了工作岗位,紧接着在2008年开始了长达13年的地下矿工生涯。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17年5月,他调往金桥煤矿,在运转工区,成为井下泵房中央变电所的班长,负责监管20多个高低压柜。每天,他勤勤恳恳地巡查电气设备、记录电参数,多年如一日,从未间断。他紧盯水位,随时疏导排水,带领班组保持零事故的佳绩。在2018年的某一天深夜,李宁当值中班,钟点已过十点,二采区的高压柜和35KW中央变电所突然全面断电,井下变电所是不可或缺的供电枢纽,停止运转将导致整个井下停工,影响生产。他清楚问题的紧迫性,沉着应对,紧急与井上沟通,迅速排查原因,在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他就迅速完成了供电工作,未造成任何损失。李宁不仅对本职工作驾轻就熟,还经常协助维修工处理维修任务。排水泵容易因杂物堵塞而影响排水,若不及时清理,可能导致故障,等候维修工的到来又会耗费宝贵的时间,他就主动自己干,这也使他学会和掌握了一定的维修的技巧,成为了一名技术能手。 冲锋在前,诠释军人的担当和使命 2021年9月份的体检,结果显示他的身体状况不十分健康,然而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坚定地表示:“我对变电所的工作了如指掌,有我在,你们也可以放心。”直至2021年12月,因为井下升级为智能化矿山减员,加之身体原因,突发脑梗和心梗,才离开了长达13年的井下工作,调到机电修理厂成为一名机修工。众人都对他的身体状况非常关心和担忧,尽量安排一些轻松的工作给他,然而他却毫不示弱地说:“你们不用照顾我,放心吧!你们能干的,我也能干!”他不仅说着这样的话,更是身体力行。在机修班,主要工作是清理和维修刷漆的纵梁管和H架,第一天他就砸掉了60根纵梁管,众人劝他:“你别这么急躁,轻松点干活!”然而他坚定回答:“我不能眼看着眼前的活堆积如山,我看到这么多我就想尽快地完成!”在进行清理工作时,还需要进行打磨,这项工作又脏又累,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但李宁却毫不退缩,总是第一个迈出步伐,毫不犹豫地说:“让我来!”然后埋头开始干活。当走进厂房,远远地看见角落里尘土飞扬,就知道那是老李在打磨纵梁管和H架。最多的时候,一天能砸掉120根纵梁管。下班时,他的衣服几乎看不出本来的颜色,手上和脸上尽是灰尘。每当有人询问,他总是淡然一笑:“这有什么?洗洗就干净了!这比我当年在部队的时候轻松多了!” 不断前行,平凡路上书写着不平凡 仅剩两年,“老李”将迈入退休岁月,58岁的他依然心怀年轻人的干劲!时常有人对他说:“你都快退休了,何必如此拼命?”然而他坚定地回应:“在退休之前,我不能拖团队的后腿,也不能给矿上添麻烦。尽管身体有时会稍显疲累,但我会竭尽全力做好工作!特别是每当我看到安全帽上贴着的小标签,上面写着‘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感受到了责任的肩负,这激发了我无尽的动力,我要竭尽所能,为公司贡献一份力量,为企业的发展增添光彩。”他常与身边的同事交流,对于干好工作,他深信平平淡淡才是真谛,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杜绝一切故障和事故,保障自身的安全,才是至善至美。 虽戎装褪去,但军魂永恒。虽告别部队,但他心中始终怀抱着勇于奋战、敢于担当的信念,始终保持着不屈不挠、永不认输的军人本色,继续在岗位上放射光芒。李宁在平凡的岗位上一直在默默奉献,保障着矿山的安全生产。他身上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感染着身边的每个人,“退役军人”是一面鲜亮的旗帜,也是广大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缩影。他将担当当作信条,奋斗成为信仰,书写着无愧时代的完美答卷。 0 8 马宗春 马宗春,中共党员,2001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退伍,现任济宁能源阳城煤电矿长办公室副主任、保卫科科长。 马宗春参加工作初期致力于生产一线,担任过生产班班长、区队长,后来因岗位需要先后任职于洗煤厂、安全科、调度室、矿长办公室……他是名副其实的多面手,是一线技术大拿,不论在何岗位,都能够恪尽职守、无私忘我、报效企业。 心怀感恩,厚积薄发。马宗春热爱矿山,热爱自己的事业,始终把“安全生产”“报效企业”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他工作扎实,勤奋进取,骨子里始终有股不服输的精神,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勇于开创新方法。他对分管部门开展精品示范岗,优化现场环境,安装人行通道护栏实现了人车分流,车队制作车辆管理悬挂牌板为每辆小车上“户口”,贵宾澡堂安放“九宫格”,制定快速迎检方案,使库房物品分类上架。他以人为本、精严细实,借鉴我矿红黄旗考核制度,对班组实行红黄旗奖惩考核,提升职工个人集体荣誉感和自觉性,将车队每月加油统计更改为每次加油统计,定期根据里程数和消耗进行对比,比节能、比降耗。在工作中,用一次次小的革新将所分管工作处理的井然有序,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勤俭持家,守土尽责。他把企业当成家,精打细算“过日子”,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弘扬正气,做好表率作用。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制度,从标准化入手加强车辆使用管理,严格规范派车流程。积极调研签订场地车维修、班车租赁、公务车辆维修、消防器材维保等合同,相比往年可节约30余万元。他坚持每旬组织消防检查,开展各类消防培训20余场,有效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和水平。他把自己当家长,守土尽责“守护家”,为阳城煤电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他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着自己的队伍,全力攻坚克难,高标准、高质量的推进各项工作。 甘于奉献,永葆本色。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职工办实事,得到职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他心存善念、乐于助人,却从不张扬。他的一次善举挽救了一个美满家庭,一名职工的孩子病危,他主动托关系帮助协调,使孩子成功转院得到救治,转危为安,矿工会收到感谢信后,他的善举才被大家知晓并赞扬。他与职工共情,解职工所盼。为顺利完成停车场升级改造工程,他排除一切困难,请专业人员优化停车位设计,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顺利完成停车场升级改造工程,新增停车位160个。 疾风骤雨荡尘埃,吹尽黄沙始到金。他将继续秉承初心和信念,将自己融入企业发展之中,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人为济宁能源高质量发展集聚力量,为打造千亿级集团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