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济宁退役军人风采系列宣传(二十八)

发布日期:2023-08-11 16:48
浏览次数:

危难之际显身手,灾情面前勇担当。近期,京津冀地区的汛灾,德州的震灾牵动万千中华儿女的心,济宁退役军人志愿者们日夜兼程奔赴河北汛灾地区、德州震灾地区参与抗灾救援、物资输送,彰显了“关键时刻站的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的军人魄力。“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为您讲述退役军人在救灾一线的事迹。

崔本生

崔本生,2005年12月入伍,2007年12月退伍,梁山飞星冷弯型材有限公司创始人。在此次河北涿州、涞水等地发生洪涝灾害发生后,崔本生第一时间组织10名救援人员组成的飞星救援队伍,自备救援车辆5台、摩托艇3台、冲锋舟2台,以及若干救生衣等设备赶赴涿州汛灾现场,参与受灾百姓救援工作。

当地应急部门在接到群众求救后紧急派发任务,但因涿州侗村处于重灾区,水流异常湍急,其他救援队的冲锋舟根本进不去现场,崔本生立即决定骑着摩托艇进入村庄救援。道路被堵、村庄被淹、人员被困,“救救我的俩孩子还有我的母亲,我联系不上他们了,我的小儿子才一岁……”,崔本生和救援队员一路上看到这些场景都有些哽咽,抗洪救援形势异常严峻。崔本生的救援队伍到达侗村接到两个孩子,此时他们已经断水断电3天了,一岁的孩子在队员怀里不哭也不闹,似乎知道是来帮助他们的,因摩托艇救援人数有限,崔本生和队员先将两个孩子顺利转移,孩子奶奶由另外摩托艇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此时,村里还有很多老年人被困,崔本生立即决定,由摩托艇拖着冲锋舟进入侗村继续救援。有的老人不愿离开家,崔本生和救援人员非常着急,“大娘,再不走,房子快要被洪水冲塌了,保命要紧!”在崔本生和队员的劝说下,老人才同意转移。但此刻又有危险的事情发生了,队员在搀扶老人的过程中,自己不慎掉进洪水中,立刻被湍急的洪水冲走二十多米,情况紧急,崔本生立刻驾驶摩托艇将队员救上来,好在有惊无险。村民握着崔本生的手说:“小伙子,谢谢你们啊,要不是你们来救我们,我们真不知道该咋办了。”“我是退伍兵,这都是应该的,只要大家平安就好”。

经过几天的连续奋战,崔本生和他的飞星救援队共计转移安置群众300余人,运送物资1000余件,用行动彰显了军人本色,为灾区人民出一份力、尽一份责。灾难无情人有情,抢险救灾显忠诚。他虽已退役多年,但只要有需要,他还是毅然踏着坚定的步伐,坚守初心,奔向防汛一线,不惧风雨、逆流而行,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军人品质。

王亮  郑壮壮

王亮,2011年12月入伍,2016年12月退伍,是一位伤残6退役军人,郑壮壮,2011年12月入伍,2016年12月退伍。

今年8月份以来,受台风“杜苏芮”及其强降雨影响,京津冀等地陆续出现灾情,多个地区受暴雨影响引发内涝、山洪等灾害,出现人员被困、桥梁垮塌等险情,情况危急,王亮、郑壮壮在得知河北水灾严重、部分物资匮乏后,当即准备有关物资,决定驰援河北,用行动践行了鱼台退役军人雷厉风行和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

8月3日下午,王亮、郑壮壮在紧急准备了130包矿泉水、65箱桶面、10箱面包等援助物资后,自驾一辆厢货车,于8月4日早5时从鱼台出发,历时10个多小时、行使700多公里抵达受灾较为严重的河北涿州市。路途中,他们积极联系涿州市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物资对接,经联系了解到,积水较为严重的灾区百尺竿镇物质缺乏严重,两人毫无犹豫的答应了下来,持续赶赴受灾严重的地区,于4日下午16时到达百尺竿镇物资站交接援助物质。

鱼台县退役军人王亮、郑壮壮驰援涿州灾区的事迹,充分体现了退役老兵“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过硬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