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济宁退役军人风采系列宣传(十三)

发布日期:2023-04-26 08:42
浏览次数:

一身军装,一生戎光!为更好地诠释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彰显退役军人的优秀品质,即日起济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戎光在身边——济宁退役军人风采系列宣传活动”,讲好新时代济宁市退役军人在平凡岗位上续写军人风采的生动故事。

刘灿明

四十年不辍,国家测量标志点“守护人”

现居汶上县郭楼镇丁庙村的退役老兵刘灿明,1973年入伍,1980年退伍返乡,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一次,营连嘉奖5次。如今已是古稀之年。在他家附近有一座耸立的铁架,罩着石板,上边用醒目的红字写着“国家永久性测量标志”。在他掏出的一叠证书中,有退伍证、党员证、三等功荣誉证书,其中省测绘院颁发于1990年12月的《测量标志委托保管证》,引人注目。

“说实话我干这一行,是因为一句口头任命,是一句不是诺言的诺言……”回忆当时的情景,刘灿明老兵说,当时在家门外立的这个架子,最初是木头的,1980年6月的一天,有几个干部手里拿着仪器,对着架子比划着,上前询问,才知道他们是测绘局的,来对损坏的木架子进行维修,并换成了铁的。当时,刘灿明老兵也在一旁帮忙,一来二去,就熟识了。临走时,测绘局的人说,“看你是个实诚人,这铁架子下边的测量标志以后归你管理了,你可别小瞧这个,对咱国家可是意义重大啊!”正是这一次偶然托付,成为老兵刘灿明信守几十年的承诺,也正是这一次承诺,开启了刘灿明老兵四十多年漫长的测量标志看护之路。

不久打工热潮席卷各地。这时,刘灿明40岁出头,正是外出务工的黄金年龄。面对妻子的催促,看看家中拮据的生活,刘灿明也动了心,可一旦走了,谁看护架子,成了他更大的心事,心头的责任感让刘灿明放弃外出打工,坚守在看护岗位。

一晃十年过去了,没有任何薪酬,也没见有测绘局的人来,可刘灿明老兵依然坚持,“既然人家让我看架子,我就一定要把这个活干好。”期间,甚至还遇到过有人偷架子,一天晚上,刘老兵突然听到屋外有“咯吱咯吱”声音,出去一看,有人正借着拖拉机车灯照亮,在使劲地锯铁架,想要偷走铁架子,“你敢?只要我一喊,家里人就会出来,随时拨打报警电话,到时看谁更难看。”这时,刘老兵的儿子也出来了,那人立刻灰溜溜地开着拖拉机走了。

“那几年没人管没人问,我感觉铁架子就是一个没娘管的孩子,而我就是它的家长。”1990年12月的一天,刘灿明老兵领到由山东省测绘局颁布的《测量标志委托保管证》。铁架子找到了家,刘老兵也更放心了。

由于测量看护员工作,刘灿明老兵坚决不离家,再加上老伴常年吃药,家里过得并不富裕,但他却没有听到丝毫报怨和诉苦。也许刘灿明老人并不指导这个铁架子对于我们国家有什么重大意义,但是他依然坚守了四十年,只因为曾经的承诺和心中的责任。他的先进事迹被广泛流传,并在第二届感动测绘人物推选活动中,获得优秀成绩。汶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每年也都拨出测量标志专项看护资金,并时常看望这位年逾古稀仍坚守岗位的“守护人”。

但凡有人问道他一直坚守的原因,刘老兵憨厚低调地说:“我是一名退伍老兵,要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感党走”。

赵中全

初心铸师魂  匠心育栋梁

赵中全,1991年12月入伍,1996年11月退伍,服役期间因表现优秀多次受嘉奖,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标兵”等称号,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解放军《前卫报》曾多次报道过他刻苦训练、爱军习武的先进事迹,做个人先进事迹巡回报告50余场,受教育的官兵近十万人。现任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党政办副主任、武装部部长,兼任汶上县爱国拥军协会党支部书记。

爱岗敬业,尽职尽责。赵中全秉着一颗赤诚的心在新的岗位尽职尽责。用时三个月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预备役特警专业学生,全部具备擒拿格斗,手掌断砖、钢枪刺喉、身断木棒等硬功绝技。担任班主任期间,他以校为家,与学生吃、住在一起,对学生比对待自己的孩子还上心,学生病了他带着去看病,为学生垫付医药费;家庭贫困的学生,他为学生办理就餐卡。开展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把“有理想、有本领、有能力、有作为”作为培养学生的“四有”目标。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2019年在市长杯足球比赛中,取得全市第五名的好成绩。在教学教研活动中,他承担校级公开课教学任务,获得优质课教研一等奖;被评为线上教学名师,荣获全县体育与健康学科壹等奖;2022年济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公共基础课程组”竞赛项目,荣获三等奖。担任学校武装部部长以来,他开拓创新抓管理,认真组织好学生的军训,编写了学校国防教育校本教材;他积极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以教育学生做人为根本,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为目标。“爱心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希望。”是他工作座右铭。


热心公益,见义勇为。赵中全组织成立了汶上县爱国拥军协会,多年来,他个人捐资协会活动的费用就高达10多万元;募集社会捐款捐物600余万元,开展各类爱国拥军活动200余次,服务军人军属3000余人次;他积极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组织成立了2+N学雷锋爱心服务项目,被济宁市评为十佳公益组织。2021年,河南省突发洪灾,他积极组织协会爱心单位为河南灾区人民送去了总价值270多万元的慰问物质;在抗疫期间,累计为政府和社会捐赠消毒液40吨,捐赠口罩、隔离衣、军用大衣等各类爱心防疫物资,总价值达10万余元。他崇敬英雄、关心烈属,连续六年组织开展“尊崇英雄母亲、关爱拥军妈妈”年夜饭活动;先后看望慰问了在四川凉山火灾中牺牲的五位山东籍英雄烈士的家人和在中印边境牺牲的戍边英雄肖思远、王卓冉、英雄营长陈红军的家人;他热心双拥助残,帮助困难老兵筹集善款160余万元,挽救了一个个家庭,改变了一个个孩子们的命运。军队军人是他们崇拜的明星,英雄烈士是他们心中的牵挂,他热心公益的善行义举帮助了许多困难家庭,感动着社会,温暖着他人。

退伍20多年来,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面临危难的生死关头,他总会挺身而出,共救助危难群众15人;先后两次把县、市里奖给他的六千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了济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成为济宁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个人捐款第一人。

赵中全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凡人善举托起人间的大爱,传播社会正能量,誉满齐鲁新时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