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
“戎光在身边 平凡中的不平凡”济宁退役军人风采系列宣传(四十四)
发布日期:2023-11-30 17:33
浏览次数:
一身军装,一生戎光!“戎光在身边——济宁退役军人风采系列宣传活动”,讲好新时代济宁市退役军人在平凡岗位上续写军人风采的生动故事,诠释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彰显退役军人的优秀品质。 岳 嵩 岳嵩,1990年7月,济宁卫校毕业后进入县实验小学工作,同年12月,风华正茂的他响应国家号召,穿上军装,踏入军营,1993年12月退役。3年的部队生活铸就了他忠于国家、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退伍后,先后在县教育局办公室、洙泗小学工作。2018年8月响应国家推广南疆国学工作计划带领济宁市优秀国学教师支援南疆教育,继续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在新的岗位中再立新功。 在洙泗小学工作期间,岳嵩同志在分管的工会工作中不断探索、汲取经验,主持制定《教职工考核管理制度》、《教职工考勤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积极搭建教职工岗位练兵平台,开展班级管理标兵评选、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师生同乐庆六一”、“教职工篮球大赛”;与教职工谈心及走访教职工家庭,建立困难教职工档案,形成了困难职工关爱救助制度。逢教职工家庭纠纷、家遇急事,偕同学校领导职工一起前往慰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多年来,他始终以一腔热情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组建泗水县慈善义工协会,并任名誉会长,发展会员180余人,利用业余时间义务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先后组织爱心企业对十三处敬老院、老年公寓开展送温暖义工服务活动40余次,累计服务420余小时;走访慰问五保、高龄和困难老人,捐赠生活物资1220份;调查收集孤儿、残疾儿童、留守困难儿童资料260份,一对一帮扶资助善款26万余元;为多所山区学校捐赠四季服装2000余套,捐赠学习用品、书籍等物资价值2万余元。 作为山东济宁第九批援疆教师工作队的总领队,岳嵩生活上、工作上关心援疆队员,建设温馨的援疆教师家园。在援疆期间,尽全力做好每一份工作,赢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发起募捐,第一批制作先师孔子石像4.6米高一尊、3.6米高四尊,共计五尊,向英吉沙县五所县直小学(实验小学、第一、二、三、四小学)无偿捐赠。第二批捐赠四尊孔子像,全部落座英吉沙县驻城各初级中学。两次捐赠市值高达80万余元;组织各学校于9月28日孔子先师诞辰2569年之际,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拜师仪式及传统的新生入学开笔礼活动,推动和传承儒家思想;联系家乡义工协会及爱心企业赞助5万余元,《论语》学生用书—注音教材2000册,为41人方队联系捐赠价值4万余元的鼓号操器材一套;联系内地特级教师、专家入疆免费讲座授课,牵线搭桥于内地名校成立鲁英联盟学校,让英吉沙的老师走出去学习交流;完善办公条件、加强餐厅宿舍制度建设,为学生学习生活营造了清新舒适的良好环境。 岳嵩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退伍军人,没有豪言壮语,凭借朴实的工作作风、不畏艰难的顽强斗志、奉献社会的感恩之心,在自己忠爱的教育事业岗位上发光发热。 张广瑞 张广瑞同志,1989年入伍,1992年从部队转业安排到任城公安局从事安全生产执法工作。他在部队服役3年间,荣立“嘉奖”2次、优秀士兵标兵1次、部队特殊的经历和环境磨练了他不怕吃苦、甘于奉献、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培养了他严守纪律、服从组织、坚守责任的优良品质。从部队到公安局,他以军人的优秀品质,迅速完成了从一名军人到安监执法人员的转变。 在2016年张广瑞同志只身投入到振兴乡村,从嘈杂的城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微山”,一个充满地方特色的地方,一个淳朴使人安静的地方。他决定要为家乡做点什么。有这个想法后,他各处考察,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承包了济宁市微山县南薄村260亩土地,投身种植业。一待就是8年。起初,有很多人在质疑他是否能够干好这份从未接触过的行业。但他坚信态度决定高度,勤奋改变眼界。8年来,他不间断地学习,从最基本育苗,灌溉学起,刻苦钻研种植知识,借鉴他人成功的种植方案,学习新的种植方式,引进新的种植方向,总结经验,整理思路,碰到难题和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耕种多年的老乡和老同志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种植水平,在大家鼓励帮助下,张广瑞种植事业顺利发展。在2019,2021年张广瑞参加农业经理人培训并且获得结业证书,在种植的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方式开辟了道路,在2021年成立了山东瑞英农业有限公司。 在自己小有成绩的同时,他并没有忘记帮助过他的老乡,大部分老乡耕种方式还是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对于新时代新社会的发展显得有些跟不上脚步,张广瑞发现后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有需要的老乡。在日常交流耕种方法时,发现老乡的幼苗茎细叶黄,反观自己的幼苗则是粗壮坚韧,他就把自己购买的农药肥料分发给老乡们,还给家庭不太富裕的老乡们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8年来,张广瑞时刻牢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始终对自己严格要求,保持着极大地工作热情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努力的带领老乡们在耕种事业上更上一层楼。 王子文 王子文,1993年12月入伍,2004年4月退役,中共济宁市第十四届党代表,邹城市张庄镇武装部副部长、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自担任服务站站长以来,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退役军人,把全镇1578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装在心中,用真心解决急难愁盼,用真情营造服务站“家”的温暖,以“服务退役军人”为理念,立足乡镇“小舞台”,做优做实服务退役军人“大文章”。他首创的“三清四近五保障”工作法,于2023年8月纳入全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案例汇编,在全省推广并在有关刊物上刊发。 2018年11月,张庄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王子文成为首任站长。5年来,他始终把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装在心里,他说:“服务老兵是很光荣的事儿,老兵满意就是俺的工作目标。”他发挥军人敢想敢干的作风,不等不靠积极协调,缺什么补什么,高标准打造了政治文化氛围浓厚、服务保障功能齐全的“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在王子文积极争取下,一条条“双拥街”,一个个“双拥广场”,一面面“双拥宣传展板”相继建成,让张庄镇拥军氛围愈发浓厚。 为进一步推行镇级服务站、村级服务站、社会平台+服务对象的“3+1”服务模式,更好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服务,促进镇村工作融合,全镇43个村王子文跑了数十遍,组建了由镇、管区、村等89名专职人员组成的“网格化”服务保障队伍,构建三级服务网格,培养“政策通、活地图、一口清”的专业服务队伍,打通了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 “我是党员,又是老兵,老兵服务老兵,就该无私奉献”。信息数据采集、优待抚恤、光荣牌悬挂、走访慰问、困难帮扶、就业创业扶持,面对繁琐的工作,王子文坚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加班加点干。王子文把退役军人当亲人,真心实意为他们排忧解难,当他们的贴心人,真正让退役军人服务站成为退役军人的“家”。王子文常说:“解决退役军人实际困难就是俺的工作标准。”韩沟村退役军人韩祥亮家属身患癌症花费10余万元,生活陷入困境。他及时收集材料上报,为韩祥亮申请了一次性生活困难救助,解了燃眉之急。 王子文主动与就业创业平台、创业孵化基地、军创园区、驻地小微企业进行对接,精心打造“张庄镇退役军人就业示范基地”“张庄镇好军嫂就业示范基地”,帮助17名退役军人实现从退役到家门口就业的无缝对接。同时,招募了12家“拥军联盟”成员单位,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升退役军人荣誉感、获得感、归属感。 王子文还积极帮助退役军人自主创业。“王站长,俺从部队退役后开了个汽车美容店,现在想扩大经营,听说咱市里有退役军人创业基金扶持政策,能给申请吗?”退役军人张宝华说。“行,没问题,这事包在俺身上。”王子文据实与上级对接。不久,创业基金就到了张宝华账户。 “军民鱼水情深,当鱼儿变换角色成为水后,更能体会到这种深情,老兵就该为人民无私奉献。”除了为老兵们做好服务外,王子文还组织好老兵继续为社会作贡献,倡导成立了张庄镇“山东老兵”志愿服务队,开展困难帮扶、走访慰问、环境整治、“拥军惠民”政策主题宣讲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播文明,弘扬雷锋精神。收集整理了“张庄战役史”与“张庄烈士英名录”等红色教育题材,组织老兵初心宣讲团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讲好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几滴汗水,几分收成。王子文在服务退役军人的岗位上日复一日的付出与努力,谱写着平凡但不普通的退役军人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