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最美退役军人】——侯辉

发布日期:2022-11-03 17:35
浏览次数:

一转眼在教育战线已经奋斗了11个春秋的他曾是一名最可爱的人,从军12年用热血青春铸就军人品质,“为人民服务”是他的终身信仰。如今他扎根运河之畔,身居三尺讲台,用自己一言一行践行教书育人的天职。他坚守岗位不忘初心,用汗水培育祖国的花朵,用青春礼赞从教生涯,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部队优良作风谱写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精神风采,他就是济宁市技师学院学生处副处长、军事化管理中心(征兵办公室)主任侯辉。

三尺讲台,他是最美“教育者”

技校的学生管理难度大。为了扭转学生管理颓势,学院下大决心探索实行学生军事化管理,但是学管干部不懂军事,影响了新措施的深入推进。有着从军经验的侯辉成为了负责军事化管理的不二人选。面对1万多名的青春少年,侯辉着实“头大”,学生们朝气蓬勃、活泼开朗,但是也出口成脏、不会自理、无视纪律。如何发挥军事化管理的作用?如何让学生尽快接受军事化管理?一系列的难题萦绕心头,虽然为难,但他沿着军事化管理走下去的决心没有丝毫动摇。

作为全国技工院校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先行者,没有经验可借鉴,没有专家可请教,他只能另辟蹊径,自我救赎。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初期,他上网查阅资料330余篇,研究国家政策法规和兄弟院校规章制度80余项,阅读有关书籍9本,向班主任老师、学管人员、学生代表征求意见建议200余条;经过反复推理论证,侯辉坚定了实行军事化管理的决心,并陆续出台了“学生一日生活制度”“三清校园”“校园文明督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办法”“国旗护卫队章程”等一系列配套措施。

将部队“搬”进校园,陪伴学生风雨兼程,是侯辉一直所坚持所做的。“稍息,立正,向左看齐。”早上六点半,伴随着侯辉响亮的指挥声,学生们开始了早操训练。每天同在部队时一样,他总会早早的来到学院,开始一天的工作。也正是他这种踏实、不怕牺牲的精神,让学生们感叹他们有了个“严厉爸爸”。“学生虽然对我又‘怕’又‘爱’,但能让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养成一个正确的三观,明白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才能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打好基础。”侯辉笑道。

“军事化管理就像拧螺丝,劲儿大了会断,劲儿小拧不动”“我们的这群孩子,就似折了翼的天使,我们要帮助他们成长,更要给他们时间自愈,我们存在的价值就是把孩子们从即将偏离的航线上拉回来”,侯辉的这几句话道出了他带领团队四年探索的艰辛和收获。

侯辉说:“有孩子的学校就一定要升起国旗。”他积极筹划建设国旗护卫队,从队员的选拔、教育、培训到臂章、胸标、班旗的设计及各项制度的制定,都由他一手组织完成。1面旗帜,9列纵队,58名队员,这是一串简单而又特殊的数字,寓意着1958年建校的济宁市技师学院在2019年组建了自己的国旗护卫队。

经过严格筛选,216名进入国旗护卫预备队,又经过层层考核选拔,58名学院国旗护卫队队员帅气亮相。对侯辉来说,国旗代表着国家的威严,学院国旗护卫队的成立既是学院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更是他军旅生涯的延续。不论是清晨日暮还是寒冬酷暑,在绿茵操场,侯辉的身影总会陪伴在国旗护卫队队员左右,纠正动作、示范要领、高喊口号。

为了更好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忘初心跟党走,侯辉牺牲假期休息时间带领国旗护卫队队员参加共青团山东省委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青团济宁市委组织的“国旗下成长”济宁青少年升国旗暨爱国宣讲主题活动。国旗班被共青团济宁市委表彰为“济宁市青春担当好团队”。

国旗班成立当年,侯辉带队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升旗手交流展示活动。去比赛之前的集训,他和队员们每天一呆就是10多个小时,经常看到他在操场上东奔西走,忙前忙后,时刻关注队员们的每一个动作、关心队员们的身体状况。经过他和国旗班队员不懈努力,最终在展示活动中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获奖的技工院校。

有了之前组建国旗班成功经验后,为进一步活跃学生军事管理方式,让教育搬出“课堂”,侯辉大胆建议利用户外教育拓展基地开展学生素质提升教育课。他利用假期参加国家人社部教育培训中心组织的户外教育教练培训班,组建学院户外教育讲师团,任户外教育讲师团负责人,填补了学院在户外教育素质课尤其是研学和劳动教育的空白,对学生们进行心理辅助教育,强体魄、炼品格在学校蔚然成风。

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实现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学生日违纪率下降,班出勤率提高,年退学率下降,校风学风得到有力加强,学生精神面貌大幅改善,校园文明风尚逐步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军事化管理+企业7S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受到了学生家长和用工企业的认可。面对难题不退缩,直面问题有办法,侯辉发挥军人本色,敢拼敢试,他用军人风格践行了育人使命。

抗疫一线,他是最美“逆行者”

“防控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同病魔较量,在这场战“疫”中,我们都是战士。作为学院包保社区网格管理员,我熟悉社区的工作,防控工作开展起来顺手”。侯辉说,大年初一,侯辉接到学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工作紧急通知后,他第一时间带头组建了学院党员干部先锋队,编排值班表,落实疫情工作任务和注意事项;在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下,又连夜驱车前往汶上购置了防护消杀用品;第二天一早,不顾满身疲惫他又早早来到值守现场,迅速开始了“战斗”。

学院包保社区是黄庄社区,这里居住人口密集、人流量大、车辆多,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侯辉坚守标准,严防死守,每天与社区人员一起对公共区域消毒;严格认真检查过往车辆、人员,并对车辆人员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提醒过往行人佩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等。为达到社区联防联控无死角、群防群治全覆盖,他主动担负起入户排查的重要工作,亲自制作了社区平面图,节省工作统计量。仅仅7天,侯辉和工作人员排查住户2777户,发放承诺书8000余份。其中,排查出武汉返济人员3户,协助社区第一时间对他们实施了隔离。

“爸爸,怎么又在阳台上吃饭啊?”面对3岁女儿稚嫩的提问,让这个坚守在防控一线的铁血男儿,也有些愧疚。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侯辉每天7点30分出门时女儿还没起床,中午只有短短1个半小时回家吃饭的时间,来不及换衣服,为了防止给家人特别是给女儿带来安全隐患,他每天中午都是一个人在阳台吃饭;有时,面对女儿想要抱抱、亲亲的要求,也总是拒绝。晚上6点才回家,结束一天的日常疫情防控工作后,他还要汇总值班情况上报主管部门、安排布置第二天的值班任务、提醒第二天值班人员,按时上岗到岗;有时还要协调包保社区和学院的防控物资、学院值班人员外出证件的办理等工作,一天下来,已是满身疲惫,面对妻子女儿,他没有精力嘘寒问暖、陪女儿享受亲子时光。虽然心里很愧疚,但他知道战“疫”当前,职责所在,自己必须坚守。

12年的武警军旅生涯,让这个80后的小伙子练就了钢铁般的意志和工作中有点倔强的性格;他说:“作为一名退伍老兵,疫情就是战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是我们军人永远不变的风格。” 正是这种战时精神状态,铁一般的纪律作风,强烈的服从意识和担当精神,让这名“老兵”知重负重、勇毅前行,夜以继日、不辞劳苦,奔波于校园和包保社区,学院42天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他一天也没有缺席,始终坚守在战“疫”最前沿,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除了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外,侯辉心系武汉人民,慷慨解囊,通过红十字会向湖北武汉捐款1000元。

在看到从全省抽调1万名干部开展“四进”攻坚行动后,他早早写好请战书,报名参加。紧接着就奔赴新的疫情防控岗位,开始新一轮“战斗”。为使四进工作有效推进,他提出先联络再学习熟悉手册;先调查研究再讨论工作方法;半个月来,他和工作组的组员们下沉到一线走进人民群众中去,制定解决问题清单推荐表,主动承担社区联络员工作,走访探视孤寡老人,送去面、油帮助他们度过疫情安全期,制定周工作计划,按照工作分类服务居民,加快复工复产政策宣传,解决一线社区值班人员疫情防护物资缺乏,送去口罩、酒精,到位不越位,帮办不包办原则参与社区工作,服从当地政府工作安排,有效推进复工复产率等工作。

2021年3月,学院党委下达了《关于向侯辉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院青年团组织、教职工要认真学习该同志优秀的品质和先进的事迹。

文明创建,他是最美“志愿者”

没有激情四射的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闻的奉献坚守,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却以踏实肯干的精神描绘出一幅和谐社区的美好蓝图。

为了做好网格管理员,他每天早上8点之前就到网格,对当天的学院教职工志愿者和学生志愿者进行点名,晚上6点再进行点评;在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时期,他坚持每天到现场、实地询问,一天10小时巡查路程约15公里,朋友圈的计步数软件的冠军记录着他的每一个步伐,每一个脚印;5个月零7天,156个日出和晚霞,约2340公里,见证着他的风雨无阻和责任担当。

为确保第一时间解决创城中出现的问题,侯辉每天在巡查任务结束后,还要对17个支部的创城值班情况进行汇总,编辑工作简报,对当天工作发现的问题、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一帐一消”,有时候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常常都是工作到深夜。在创城工作的这5个多月里,自己基本12点前没睡过觉,正是这种对工作的认真和执着,才让学院的第34网格无检查扣分、无问题通报,多次在市级领导的巡查中获得好评。

学院包保的第34网格东至洸府河中间、西至火炬路、南至洸河路、北至吴泰闸路,整个网格属东部进出市主城区的“桥头”关键位置,总面积约56万平方米,辖区内沿街商户共计204家、单位45家、住宅小区4个,商户密集、居住人口密度大、人流量大、车辆多、基础设施薄弱;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带领创城志愿者多次对问题商户进行沟通,开始很多商户和住户说话难题,甚至拒绝沟通,这让网格内的创城工作陷入“僵地”。在网格内有一家饭店,饭店门口卫生差,在公共绿化池内种菜、养家禽,创城志愿者多次去与老板沟通都不进行整改,汇总了情况后,他多次找老板、找老板的父母、找服务员给他们讲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历经20余天,终于将绿化池的菜、家禽等都清理干净,还在饭店周围建立了文明标语牌。用老板的话说,这个小伙子太“犟”了,正是这股犟劲让工作中的侯辉,遇到困难不放弃,不厌其烦的沟通协调,解决了不少棘手问题。

2022年3月,侯辉被推荐为“全国退役军人进校园先进个人”,获此殊荣。据悉,此荣誉全国仅推选6名,侯辉也是山东省唯一获得该荣誉称号的个人。侯辉曾被中共济宁市委、济宁市人民政府授予“建功济宁”先进个人、“济宁市优秀共产党员”,被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共青团济宁市委授予“崇德守信好青年”,被中共济宁市委组织部、济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记功”1次,连续9年被学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连续3年被学院评为“优秀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获得各类奖励50余项。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