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动态信息
军地同心 携手并进——奋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发布日期:2025-11-06 15:02
浏览次数:

11月4日,济宁市双拥工作总结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动员大会隆重召开。此次大会在山东省双拥模范表彰会议后率先启动,标志着济宁正式拉开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工作的序幕。

自1994年首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到如今冲刺“十连冠”,30多年来,济宁军民始终在赓续优良传统中砥砺前行,在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中接续奋斗,推动双拥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一、制度机制持续完善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五好”重要指示要求,创新方法路径,推出退役军人工作“三做六到位”、助力强军“无忧工程”、退役军人服务备战打仗等18项硬核举措,出台促进退役军人投身乡村振兴、进入“退役军人+警务专岗”、参选村“两委”、担任兵教师等专项政策,每年以领导小组1号文件部署年度重点任务,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双拥政策体系。

不仅是退役军人事务部“兵支书”工作“基层联系点”,更是全国军人父母养老服务试点城市。创新打造的“济美尊戎”双拥服务、“12345+N”双拥工作模式、“三场五区”双拥文化建设等20余项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全省率先出台《立功受奖军人家庭接送喜报服务规范》,全程彰显尊崇,3956名济宁籍官兵荣登光荣榜,涌现出宋广政、孔令水等一等功臣,宋伟、王永宽等21名退役军人成为全国、全省先进典型。

大力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建成19个社会拥军组织、4571支拥军志愿服务队伍,“替烈士看爹娘”、关爱老兵“八个一”微服务等活动全国叫响;9700余家“荣军联盟”商铺构筑“崇军矩阵”,让“千行百业齐拥军”成为城市新风尚。

二、为军服务积极有为

建立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累计投入资金10亿元、划拨土地1200余亩,推动解决部队重大事项90余件。开通“蓝天号”拥军专车,行驶里程超10万公里,服务官兵及家属6万余人次,用实际行动践行“部队有需、地方必应”。

创新开展“三后”无忧安置季、就业季、入学季专项行动,累计安置军转干部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3600余名,安置数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率先建立随军家属未就业生活补助金动态增长机制,军人子女入学即申即办,对一线任务官兵特殊优待,1500余名军人子女实现就近“上好学”。

整合全市资源,挂牌成立“山东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学院”(全省仅2处),遴选15家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每年开展3期培训,助力3万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在北京、上海、天津等7地设立10家退役军人异地服务站,为在外济宁籍退役军人提供全方位保障。

三、双拥氛围更加浓厚

与海军“济宁舰”“微山湖舰”保持高频互动,舰艇官兵被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军地联合设计“济宁舰”舰徽、舰标、舰歌,并精选50幅书画作品赠予“济宁舰”,选派专业厨师赴“山东舰”“微山湖舰”支援后勤保障,让流动的国土与文化圣地深情相拥。与驻内蒙古某边防连开展“城连共建”,帮助部队改善战备执勤条件,将孔孟之乡的拥军深情送至北疆边陲。

深化王杰精神时代内涵,王杰纪念馆成功入选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先后在北京、金乡举办王杰精神新传承研讨会,创作演出“三不伸手”情景剧,开展主题图片展、文艺作品展等10项活动。作为全省“红图齐鲁”退役军人思政教育试点,打造6条示范线路,建成5处“军文旅”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开展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八进”活动5000余场。

全国首创“三场五区”双拥文化体系,打造各类双拥文化阵地575处,构建“15分钟双拥文化圈”;在全省率先规范公共服务场所军人依法优先标识,推动崇军氛围融入城市肌理;微山湖“双拥列车”、金乡“王杰双拥研学路线”、梁山“忠义双拥”品牌等11个特色双拥文化IP,成为城市鲜明的精神坐标。

四、军民共建成效显著

军地结成78个共建对子,共学科学理论、共树时代新风、共树先进文化、共促文明创建,联合开展植树造林、环境整治等系列活动,按照“一月一主题”,年均组织军地联谊、军地联欢、文艺汇演、军营开放日等军地共建活动100余场。

驻济部队创新实施拥政爱民“十大行动”,主动承担应急救援、抢险救灾、公共安全事件等急难险重任务,为“平安济宁”建设作出贡献。发挥部队集团优势,规模定点采购农副产品,援建乡村小学、扶贫公路、采摘园等项目51个,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有力支持乡村振兴。

每年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学雷锋便民服务上百次,为2000余名群众免费义诊,每年派出教官为400余所大中小学及企业开展军训和光荣传统教育,以真情实绩赢得人民群众的赞誉与爱戴。

展望未来,济宁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走在前、勇争先”,军地同心、携手并进,持续开创退役军人和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奋力夺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十连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