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最美退役军人】——王莲

发布日期:2022-08-23 14:58
浏览次数:

王莲莲,女,汉族,1978年6月出生,山东潍坊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7年12月入伍,200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服役于山东武警总队通信站,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代理排长,2005年12月退役,在山东省邹城监狱、山东省里彦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2017年开始创业,创办了济宁市泺心心理工作室,开展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2021年4月担任济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老兵初心故事”宣讲团秘书长。

该同志服役期间,先后荣获“优秀士兵”一次、通讯站嘉奖二次,荣立三等功一次,退役到地方工作后,多次被评为单位“工会积极分子”、“巾帼英雄”,代表济宁市老兵初心故事宣讲团参加全省宣讲比赛荣获济宁赛区一等奖。

王莲莲同志是三代军人革命世家,爷爷是八路军,爸爸是解放军,她是武警战士。革命的血液代代流淌,从小她就接受着红色教育,当兵保家卫国、继承爷爷、爸爸的革命传统就是她的梦想。多年来,她一直践行着初心使命。

一、传承雷锋精神,情系退役老兵

济宁市退役军人雷锋志愿者服务团,于2020年6月20日组建成立,团队成立的目标和使命是“服务退役军人、回报社会、传播文明”,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开展各项助人活动。服务团成立之初遇到团里缺人、缺经费、缺经验等实际困难,一度让服务团队的日常工作陷入无法正常开展的窘境。作为一名热爱军旅生涯的退伍兵,当王莲莲同志知道了当地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团的现状时,随即向团长请令,自愿成为团队里的一名志愿者,不求待遇、不怕吃苦,愿为志愿服务团干点啥,做点啥。

王莲莲同志光荣的成为退役军人雷锋志愿者服务团第一批志愿者,她带领服务团志愿者们多次走访老兵,关心老兵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和心理需求。王莲莲对老兵诚挚的关心与互动中,老兵把王莲莲看做是一见如故的老友,坐在一起聊“以前的故事”。在那些值得怀念过往岁月里,她看到那个曾经“热血沸腾、不怕困苦、敢于奉献”的一代军人形象,让她真切感受到眼前这位老人,他步履蹒跚走路依然带风,眼睛浑浊却依然透着光、嘶哑苍老的声音中透着对生命热爱的光芒。她经常是带着泪听完老兵讲完这些感人的故事。

一次当她听完老兵讲述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奋力抢救受伤的战友,看着他们因为伤势过重生命永远停止在二十多岁,老兵心里说不出的难受与不舍。她问老兵:“您用现在的眼光看,现在部队军事力量这么强,而您当兵打仗武器还落后,您觉得您们那个时候当兵苦吗?”

老兵摇摇头说:“看到昔日里一起生活的战友在我旁边一个个牺牲,这才是苦啊!我们是军人,打仗是任务,是国家是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我们必须把任务完成。”王莲莲心里涌起深深的感动, 接着对老兵说:“希望您给我们年轻人一些寄语,好吗?”老兵沉默地看着眼前这群年轻的志愿者,缓缓地说:“希望你们年轻人继续把党和国家、人民交给的任务完成!”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立,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令人尊敬的老兵。这句话也深深的铭刻在王莲莲同志的心里:我们年轻人要继续把党和国家、人民交给的任务完成!

在访谈结束时,老兵握着王莲莲的手不舍的说,“你们今天能来看陪我聊天,真好!今天能和你们聊出心里的那些故事和难忘的人,感觉自己这一生很值!”老兵的眼角流出眼泪。一旁的奶奶走近说,“谢谢你们到来,老头好久没这么高兴的聊过。今天听老头和你们聊这么多,我知道那是老头心里最深的痛。”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叮嘱老兵,记着我们再来的约定,我们下次还来听你和那些战友的故事。

在返程的路上王莲莲反思着,老兵的“以前的故事”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不屈不挠的成长史,值得被更多的人听到,把这种精神传播出去,感染更多的年轻人重新找到奋斗的起点。

二、兵心公益宣讲,老兵故事传播新时代文明

2021年4月29号,济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成立了“老兵初心故事”宣讲团,领导直接推荐她为宣讲团秘书长。她接过这一棒,有决心有信心带着志愿者做好工作。“老兵初心故事”宣讲团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借英雄的故事助力当代年轻人。

“老兵初心故事”宣讲团是新成立的团,没有经验更没有人带,王莲莲说:“这是大家交给我的任务,要有人身先士卒去担当,有协会保障,有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指导,在思想上树立‘一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的信念和作风,相信一定能够把宣讲团的工作开展好”。

王莲莲同志随后在积极打造退役军人宣讲品牌中,主动担负起更多的职责与任务。没有渠道,那就借渠道整合资源,重视每一场的宣讲,用心讲好每一场,提升参与者的体验与收获。在军转复退公益讲座中,王莲莲真诚地分享自己转业后的心理路程与择业经历,为在场军转复退军人的心理落差与不适找到调试点,通过转变思维重新将焦点聚焦在个人优势与需求、可建立的支持网络系统等因素时,现场的学员们心态有了明显的提升和改变。在很快慕名找王莲莲开展公益宣讲的人越来越多。三个月的时间就实现了近30场宣讲服务上千名群众,真正实现了“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提升了济宁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及“老兵初心故事”宣讲团的影响力。

(一)插上梦想的翅膀—进校园。王莲莲同志带着志愿者走进了济宁市重点中学为青春期的孩子们带来集“科学性、艺术性、规范性”为一体的团辅课程。在课堂上,王莲莲科学地运用青春期生理发育特点、心理发展需求,用艺术性的表达手法创造出青春期喜欢趣味、探索的体验课程模式,让学生们在学习互动的过程中,掌握了规范性的行为、互动模式,与辨别是非的能力。

课程结束后,王莲莲面对学生提出各种困惑,王莲莲针对不同的需要开展个案服务、互助成长小组等方式帮助处于困境的学生。王莲莲同志的服务从解决学生的心理困境、学习困境、人际关系困境、不良行为及家庭困境等多方面介入,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外部成长环境、脱离困境为服务目标。

王莲莲与学生所在的班级老师做深入的沟通。帮助老师理清针对该类型学生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与学生相处、后期跟进服务中需要回馈的问题和方向。

学生慢慢地开始安心在学校上学了,学生融入班级活动了,学生对撞老师的行为改正了,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学习了……。班级学生惊喜的变化,让班主任老师看到班级学习氛围、互助友爱氛围更浓厚了。

面临中考的压力,王莲莲和志愿者们再次走进校园,帮助考生缓解考试带来的焦虑与恐惧心理、学习面对挑战的勇气、正视自己的能力、肯定自我的努力。在随后的学习中,学生们更像是一群准备战斗的勇士不断的调整自我,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一群插上梦的翅膀的莘莘学子们展翅飞翔。

(二)和谐亲子关系—进社区。应社区领导的邀请,王莲莲带着志愿者走进社区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家庭关系协调等专业服务。在服务过程中,王莲莲善于发现服务对象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采取措施。比如在一次家庭教育讲座中,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听话、爱顶嘴、不学习等问题。王莲莲从“换身份”“猜猜我的想法”“龟兔赛跑”等游戏体验,让在场的父母感知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学习产生的影响,更是体会和明白孩子的学习不是靠父母的催,而是父母的鼓励与支持。通过这样一场的家庭教育讲座,社区领导回馈,家长对待孩子的学习情绪稳定了,家庭关系稳固了,家庭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

(二)励志前行—进机关。王莲莲带着抗美援越的老兵来到济宁市某消防支队做报告。随着老兵讲述战友们在战场上英勇抗战保卫家园的情节时,台下的官兵的眼睛亮了、腰板更挺拔了。在分享环节,几名消防员说出自己的心声:听完老兵的演讲后我才明白,我们的责任与抗战的老兵是一样的,只是在不同年代不同岗位但做的都是同样的一件事:保护人民安全、保卫国家尊严、保护我们的人民不受到各种外在的侵害!我以我的职业为荣,特别感谢老兵的演讲,让我找到了职业的价值感与荣誉感!

(三)不忘初心—进企业。王莲莲同志带领老兵与志愿者们的鼓舞人心、爱国敬业的演讲受到基层企业的热烈邀请,为企业培养员工综合素养提供服务。在一家外贸公司,公司里的80%的员工都是以驻国外办理业务为主。长时间生活在国外,很容易让人受当地的生活与物质的影响不愿回国。开展爱国敬业教育成为该企业留住人才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

在老兵走进该企业完成爱国演讲后,员工们对“祖国”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自己岗位的设定和岗位价值有了重新的解读。有员工开玩笑说,留下我们的是老兵对我们的“心教育”而不是老板的“钱布袋”。

(四)发展中的乡村—进乡村。王莲莲和志愿者们走进乡村,在这片养育我们、承载我们中华民族魂魄的土地上撒上爱的种子,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开展丰富农村文化,增强农村居民归属感与认同感,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互助服务。每次王莲莲和志愿者服务来到乡村,都受到当地老人和孩子们的欢迎,教孩子们写毛笔字、给老人送对联,帮扶困难家庭了解国家救助政策, 缓解家庭里的关系冲突等问题,把最贴心的服务送给我们最朴素的百姓。

在1997年穿上军装的那一刻,王莲莲同志内心就认定自己要做一辈子的军人,要把这份热爱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在志愿者服务团里,更是将自己对军人多年不灭的热情和为他人服务的情怀,为军营老兵、为需要的群体提供服务。用王莲莲自己的话就是接过老兵手里的“枪”,用现代科学专业的方式维护人民心中的和平,保护人民心中的幸福。把爱国爱党爱人民的信仰发扬光大。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